一、大赛简介
“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英文名称:China Graduate AI Innovation Competition)是“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大赛以“AI赋能、创新引领”为理念,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主题,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端人才,为人工智能领域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赛事主题
本届大赛主题为:AI赋能、融合创新。
本届大赛将秉承“创新”原则,将大赛的特色定位在“前沿领域”和“深入探索”两个方面。参赛作品须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探索和设计有明确场景驱动的应用创新方案,如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医疗、金融、环保、法律和设计等行业领域的深度应用。大赛采用开放赛题和企业赛题相结合方式。开放赛题分为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意两个类别,技术创新类强调软硬件结合,以可展示原型系统作为核心评审考察点;应用创意类强调重大领域场景,以技术可行性和应用落地价值作为重要评审考察点。企业赛题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命题。
每支参赛队伍可根据兴趣及技术能力任选一个类别参赛,同一参赛队员只允许报名参加一个类别。参赛作品应当遵循相关设计、开发指南与规范。参赛者应充分发挥创新能力,自由探索应用场景并自行获取相关数据,最终提交具有原创性并能展示其应用潜力的参赛作品。
大赛官网:https://cpipc.acge.org.cn/
三、竞赛办法
1.参赛对象
凡具有正式学籍的研究生、已获得读研资格的本科生及本研贯通培养的学生有资格参赛。
2.参赛方式
参赛形式可以是个人或团队形式,且每人只能参加一支队伍。以团队形式参赛的队伍,每队最多不超过4人,其中在读研究生比例不低于50%,队长必须为在读研究生,且队员分工明确。允许跨校、跨年级、跨专业组队,以作品第一作者所在单位为参赛单位。参赛团队和选手可申报指导教师,每个团队最多可申报2名指导教师,以申报顺序排序。
四、赛事说明
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二个阶段,在各阶段,参赛队伍须按照要求按时、合规地提交参赛作品。团队名称、提交的作品材料中不得体现学校、学院或导师等影响比赛公平的信息。团队信息以初赛报名信息为准,一旦通过资格审查整个大赛期间不得更改团队成员、指导老师信息。
1.初赛
1)参赛者须根据模板提交参赛作品简介(无模板,300字以内)、项目文档(基于模板完成项目内容的详细阐述)、项目视频(团队和项目的充分展现)、其他可选辅佐材料(技术可行性、产品尽调等项目相关内容)。
2)此外,本次大赛鼓励原创性工作,希望作品的核心创意和主要开发过程是在大赛期间独立完成。
2.决赛
参赛者须通过汇报和展示的形式,全方位呈现作品开发流程、技术概要和潜在应用,具体安排以正式通知为准。
五、赛程进程
1. 大赛报名截至时间至6月20日
2. 作品提交截至时间至6月27日
3. 初赛评审与晋级结果发布时间:6月28日—7月15日
4.决赛评审时间:2022年8月25日—28日
六、赛事奖励
1.官方奖励
本届大赛将设一等奖(前3名设冠军、亚军、季军奖)、二等奖、三等奖和华为专项奖,此外设有优秀组织奖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奖项。由大赛组委会向获奖团队或个人颁发证书和奖金。(特设立华为专项奖,授奖对象为选择华为赛题,在初赛评审中成绩排名前15的赛队,此奖可重复获奖。)
一等奖10名,合计26万,其中:
冠军队1名,奖金5万;
亚军队1名,奖金4万;
季军队1名,奖金3万;
其它队7名,奖金2万。
二等奖20名,每队奖金1万,合计20万。
三等奖55名,获奖证书。
华为专项奖15名,一等奖赛队5名,每队奖金1万元;二等奖赛队10名,每队奖金0.5万元(为重复奖),合计10万元。
优秀组织奖(若干)。
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
2.校内奖励
为鼓励研究生参赛,本届赛事将依据《云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奖励办法》(云大教[2020]71号)的文件内容,根据各团队的最终参赛结果额外给予校内奖励。
交流群:
1.大赛官方QQ群
组织和指导教师QQ群:878948462 参赛选手QQ群:337189915

2.云大校内交流QQ群:866656391,请感兴趣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加入此群,相关赛事信息将会在此群同步。
赛事详细信息: https://cpipc.acge.org.cn//pw/detail/2c90800c803a064301804fc6f9bc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