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发布时间:2023-09-22 09:10:39.0

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云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管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人才选拔质量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招生章程。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招生专业、招生计划

(一)招生专业

2024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其中部分专业学位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学科(类别),专业(领域)详见随本章程公布的《云南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附件1)(以下简称招生专业目录)我校除部分专业是按研究方向招生以外,其余均为按专业招生,具体以招生专业目录中各专业备注栏中的要求和说明为准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我校2024年非全日制专业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考生报考时的报考类别必须选择12 定向就业

(二)招生计划

2024年我校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5300余人,包含推荐免试计划、全国统一考试计划、单独考试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云南大学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专项计划等。

1.推荐免试计划

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全日制学术学位及全日制专业学位专业均可接收推免生,非全日制以及部分联合培养专业(研究方向)不接收推免具体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中可接收的为准。可招收推免生的专业一般预留该专业50%的招生计划用于接收推免生研招网显示的拟招生人数减去了预留推免计划后剩余的计划,实际拟招生数本章程中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中的信息为准。我校将在推免工作结束后及时在学校研究生院网站更新专业目录中的拟招生人数,未完成的推免预留计划将全部转回原专业。最终的招生计划将以当年教育部下达的实际招生计划为准(预计将于20243月份正式下达)

2.全国统一考试计划

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各专业拟招生人数包含推免计划和全国统一考试计划等,各专业实际招收的推免生数以当年公布的推免生拟录取名单为准(预计将于202310月底完成推免生接收工作后公布)。

3.单独考试计划

单独考试是在职考生符合特定报名条件,考试科目由招生单位单独命的考试式。2024年我校单独考试招生计划预计10,可进行单独考试招生的专业、报考条件及具体要求详见《云南大学2024年单独考试招收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4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

我校仅部分专业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计划招生计划、招生专业、报考条件及具体要求详见《云南大学2024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未列入少干招生简章的专业不招收该专项计划

5.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

我校除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专项以外的所有专业均可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生计划、报考条件及具体要求详见《云南大学2024年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6云南大学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专项计划

云南大学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专项计划由西南联合研究生院按专业招生,招生信息以招生专业目录公布为准,招考政策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和本章程执行,具体介绍和有关说明详见西南联合研究生院网站(http://www.swugs.ynu.edu.cn/)公布的招生说明。经报考、录取为云南大学西南联合研究生院专项计划的硕士研究生,学籍注册为云南大学,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由云南大学颁发。

我校最终实际的招生计划将以当年教育部下达的实际招生计划为准(预计将于20243月份正式下达),正式计划下达后我校将视生源状况和各学科发展需要适当调整各专业招生名额。考生若有疑问,可致电我校研招办咨询。

招生专业目录表示该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表示该专业是我校自主增设的二级学科,毕业时学位证书上的学位专业名称我校研究生院学位办规定和备案为准

三、学习方式

按照学习方式区分,我校硕士研究生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考试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同一学院同时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专业在复试时划定同一分数线。毕业时,学校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我校招生专业目录中专业名称下方研究方向中带(非全日制)的即可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非全日制专业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考生报考时的报考类别必须选择12 定向就业”,并如实填写定向就业单位

四、报考条件

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注:考生必须在202491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我校部分专业接受同等学力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2491,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

身份考生报考,具体请认真阅读招生专业目录中各专业备注栏中的要求专业目录中备注了“限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的相关专业则不接受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校、在籍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书面同意,否则不予网上确认,不予准考。此类研究生如后期拟录取到我校,根据学籍管理有关规定,须注销原培养单位或院校学籍,否则无法录取。

报考我校以下专业学位专业的考生报考条件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中的各项要求同时前置学历须为本科毕业以上。

2)报考前所学本科专业为非法学专业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中的各项要求同时前置学历须为本科毕业以上。

2)报考前所学本科专业为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报考)

3.报考我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4.报考我校工程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123各项的要求同时前置学历须为本科毕业以上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同等学力的相关说明:

1同等学力身份定义: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或2年以上的人员